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演講

國旗下的講話:勿忘國恥,警鐘長鳴

  ——紀念「九一八」事變89周年

  文/許發

  親愛的老師、同學們:

 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——這是列寧對後人發人深省的忠告!

  過幾天是「九一八」事變89周年,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。正是1931年9月18日,駐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炮擊中國東北軍的北大營並向瀋陽進攻,蓄謀已久地製造了震驚中外的「九一八」事變。19日,日軍侵占瀋陽,幾天之內又占領長春、吉林等地。1932年2月,東北全境淪陷。「九一八」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。從這一天起,東北成為遭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14年的殖民地;從這一天起,東北的父老鄉親淪為亡國奴。

  也就從這一天開始日本人真正成了近代中國人的夢魘,也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戰的序幕。此事及以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極大地改變了中國、日本,乃至世界。

  歷史時常讓人心碎,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、詳盡的文字、殘破的遺蹟,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。歷史終歸是歷史,雖然歷史已經過去,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,歷史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、幾塊碑刻、數處遺址。留住歷史,可以溫故而知新。人類社會日新月異,沒有記載,任何偉大的東西,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。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、成功和輝煌,但往往把失敗、傷痕和屈辱遺忘。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,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,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「從哪裡來」,就不知道「到哪裡去」。

  但是我們對歷史的觀念卻早已翻轉,正如香港中文大學霍韜晦先生所說,歷史已從神聖的、光明的、高貴的寶座走下來,代之而起的是俗世的、自私的、醜惡的觀念公然登上舞台;而且毫不知羞恥,還詆毀過去的價值觀念,斥傳統所追求的理想為虛假。這就是現實,歷史巨流把現實利益提升為至高無上。過去我們還有英雄、義士、俠客、忠臣、高僧、豪傑、君子、聖賢,今天全部崩塌下來,只有唯利是圖的商人和唯恐承擔責任的小市民。公義何在?只能收歸字典了。

  恩格斯斷言「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」。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、叩問冷漠者的良知、敲醒愚昧者的心靈。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,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,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、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。

  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、其歷史、其祖先、其民族具有認同感、自尊感、尊嚴感、恥辱感,亦即形成「國民意識」。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,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。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,但充滿著「血與火」的往事歷歷在目,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。《論語》曾告誡: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」古希臘哲人說「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」,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?描述與記錄、回憶與解讀,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。「以史為鑑,面向未來」,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,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卻必不可少。

  歷史有兩種歷史,一種是客觀的歷史,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。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,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,我們可以隨時攝取,隨時揣摩,可以感悟,可以反思,這對人類現在、未來的發展,未嘗不無益處。叩問歷史,掩卷太息!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。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,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。

  英國著名史學家湯因比曾說:「歷史知識乃是一張告訴我們哪裡有暗礁的海圖,如果我們有膽量使用它,知識就可以變成力量和救星。」當今一系列熱點問題,如日本的歷史教科書問題、靖國神社問題等,實際上都是歷史教育問題,這不僅關係著民族的尊嚴,更關係到民族的未來。我國正在進入現代社會,現代社會需要適應現代的國民精神,而歷史素養是國民精神的核心之一,缺乏歷史素養的民族不會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。

  誠然,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,不如說是感嘆號,甚至是更多的問號,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。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,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、悲憤和思索,國人不應該、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。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、側面或片段,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:從鴉片戰爭、第二次鴉片戰爭、中法戰爭、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;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;從鴉片走私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;從「豬仔」、「東亞病夫」到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!」可謂慘不忍睹、聞所未聞!正義與邪惡、文明與野蠻、愛與恨、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歷史上。但居安思危、痛定思痛往往是民族復興的開始,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勿忘國恥、振興中華。

  同學們,習近平總書記曾說,世界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讓我們每一位平凡而不甘於平庸的一中人,永遠記住「九一八」這個屈辱的日子,勤奮學習、嚴於律己,自覺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,用實際行動去期待、推動、共建中華兒女共同的輝煌未來!

  謝謝大家!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