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志

勵志人生知識庫

為什麼出家人過午不食

出家人過午不食的戒律,也被稱爲“不非時食”,是佛陀爲出家人制定的。這個戒律規定,從太陽到正中午後,一直到次日黎明,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喫東西的。這個戒律的制定,有以下幾個原因:

食慾少,能減低男女愛慾之心。佛教認爲,飽暖思淫慾,生活中的慾念會越來越多,因此,佛門中人爲了節慾,往往依靠節衣縮食來清心。

能得身心輕安,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。人在進食後,需要啓動腸胃的消化功能來幫助食物消化,勢必要加重腸胃的負擔,僧人主要活動是靜態的,以靜坐打禪爲主,對能量的消耗並不大,沒有必要去多喫飯。

易入禪定。人在飽食後,因爲消化系統進入工作狀態,促使體內大部分血液在胃部循環,讓大腦供血不足,人容易昏昏欲睡,很難集中精力去思考一件事情。對佛門中人來講,爲了靜心凝神,時刻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,所以,他們採取少食的方式,讓自己更快地進入禪定狀態。

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。喫一頓飯,差不多要花費一小時左右,如果少喫一頓飯,一年下來要省出好多時間,如果把這些時間用在修行上,會有更多的收穫。

欲得解脫,食慾必然淨化。佛教認爲,過午不食可以幫助修行者淨化食慾,從而達到解脫的境界。

以上就是出家人過午不食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