勵志

勵志人生知識庫

志功合一

"志功合一"是墨子提出的評價一個人的標準,其中「志」指的是人的行為動機,而「功」指的是行為的實際效果。墨子重視動機,然而更注重實際的行動和效果。一個人即使胸懷大志,然而不肯付諸實踐,只把理想掛在嘴上而不去行動,肯定不會實現自己的「志」。然而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,不擇手段,甚至違背道德損害別人的利益,那麼,他即使實現了「功」,也是為人所不齒的。因此,墨家主張君子賢士在修身的時候,要做到志功合一,以力行務實來實現自己的「志」,以義予義取來得到自己的「功」。這四種品行不是可以裝出來的,而是必須自身具備的。貧窮的時候能夠堅守自己的節操,廉潔自律;富足的時候能夠把財物分給他人;對生者行仁愛之道;對死者真心哀悼。這就是君子應該具備的四種品行,而這些品行是無法偽裝的,只有內心具備了這些真實的情感才能做到,因而,君子賢士修身,就必須在這些方面下功夫。雖衣食缺乏,但能做到堅守節操,也獲得了精神上的富足。

墨子第一次提出用合其志功的原則作為評判他人道德行為的尺度,這在古代倫理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。墨子不僅看其動機,還看其行動的效果,二者必須辯證統一。無論是志還是功,最基本的一條都在於利人。